会议报道团结一心并肩作战,为乳腺癌防

时间:2021-12-16来源:妇科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来源:肿瘤资讯

长城肿瘤高峰论坛·北京乳腺癌专场会议于年7月3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医院学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共同主办,医院肿瘤医学部承办。乳腺癌分会医院江泽飞教医院刘荫化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此外还有众多来自乳腺癌领域的其他专家做相关的研究进展报告。乳腺肿瘤资讯将带您走近现场,了解更多最新消息。本期为会议上半部分内容,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下半部分的精彩会议内容,敬请期待。

会议开场,医院江泽飞教授做开场致辞,江泽飞教授首先对在场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接着对会议的大致内容进行了概述还介绍了部分乳腺癌领域以外的专家,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接下来会议交由王建东教授、李月敏教授、何建苗教授以及杨俊兰教授主持。

第一环节:疗程进展与专家视角

王宁教授:中国乳腺癌流行病学变迁

王宁教授从中国肿瘤登记的历史变迁,全球乳腺癌流行现况以及我国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变迁三个方面介绍了乳腺癌流行病学的历史。-年我国开始了第一次癌症死亡调查,随后的每年都有新的肿瘤登记处设立,预计在年完成全国覆盖。在GLOBOCAN发布的全球乳腺癌流行病学的数据来看,乳腺癌全球发病率排位第一,疾病高发地区以比利时为首中国发病率排位并不靠前,相反,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为巴巴多斯,亚洲中国以及太平洋岛国死亡率也较高,反映出死亡率与发病率并不保持一致。王宁教授指出我国癌症死亡历史数据因为早年的对疾病的意识缺乏以及填写死亡医学病例书的要求不完善故而得出数据也不是很准确,根据有限资料显示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直至占领癌症发病首位。农村地区的乳腺癌发病率急速上升,死亡趋势越来越接近城市地区。这些信息表明中国应该对乳腺癌提起重视。

王建东教授总结: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日益蓬勃,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希望日后中国能完善国内的乳腺癌数据库以供流行病学的统计。乳腺癌农村及城市的死亡率无明显差距得益于早期的发现,治疗手段的提高以及乳腺癌专家们的共同努力结果,希望随着更多先进技术的发展能逐步下降乳腺癌的死亡发病率。

付丽教授:乳腺癌的病理诊断难点

付丽教授从乳腺针吸穿刺标本病理诊断难点着手进行交流。病理学诊断分为组织学和细胞学,组织学可判断病变类型,细胞学则判断良性恶性。病理数据的全面性与组织大小息息相关。细针穿刺的标本量最小故能反映出的病理信息量也是最小的,因此细针穿刺增大了病理诊断的难度,这一难度主要体现在判断病变类型如有无浸润,增生或低级别导管内癌的判别,特殊类型非浸润癌的诊断,良恶性的判断,以及有争议性病变如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增生的判断,这些都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医生反复对比并辅以免疫组化才能得出综合性的病理诊断。

杨俊兰教授总结:病理诊断作为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其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细针穿刺获取样本更是加大了病理诊断的难度,由此证明了病理医生的专业性及重要性。期待后期付教授能够分享更多的病理知识及交流为临床乳腺癌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性意见。

刘荫华教授:乳腺外科历史变迁

刘荫华教授首先介绍了乳腺外科临床热点问题,为积极响应国家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的要求,几位乳腺外科专科制定了日间手术规范化流程的专家共识,该共识将在9月与大家见面。接下来,刘荫华教授介绍了乳腺外科学组启动的多项多中心研究,其中包括单染料检出比例不高的前哨淋巴结、首治IV期的乳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信息及管理状态;外科手术保留乳头乳晕出现合并症的几率;双侧乳腺癌同时性和异时性的相关研究;炎性乳癌的外科治疗手段和妊娠相关乳腺癌标准外科手术和化疗安全性等多项多中心研究。此外,刘教授还介绍了《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将在人卫出版社出版,指南中20个临床实践指南全部完成注册工作,且以GRADE指南中证据级别I类II类为主。之后的工作重点将是跟进多中心研究,完善临床实践指南,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手段以及生存获益。

何建苗教授总结:乳腺外科学组跟着江泽飞教授的学习制定了不少相关的治疗指南,相信乳腺外科在江教授的引领下能完善指南,给临床诊疗提供更多更精准的治疗参考意见。

王淑莲教授:乳腺癌放疗进展

王淑莲教授开始介绍了DCIS保乳术后临床选择放疗时需要考虑的临床要点,DCIS保乳术后放疗的适应部位,以及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及肿瘤分级给予相应的瘤床补量,这些疗法在5年OS,DFS及局控率都有较好的获益。局部浸润癌保乳术后患者放疗后的复发风险有明显降低。当然对于低危风险小的患者,可综合考虑后豁免放疗。对于保乳术后不能实现豁免放疗但病情低危的患者,可行部分乳腺体外照射,但该方法只适用于单灶患者。王教授还介绍了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术后的放疗原则,需要手术医生对瘤床做好标记以方便化疗医生的精准定位,后续也较为方便做保乳整形手术。接下来王淑莲教授就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指征,如何判断腋窝清扫彻底与否,放疗照射剂量以及新辅助化疗前如何准确分期和确定肿瘤位置等相关信息做了详细介绍。对于乳腺癌术后放疗,王教授指出应根据个体化需求制定放疗方案,同时也需要放疗医生对环节中的质量严格把关以保证疗效。

李月敏教授总结:通过王淑莲教授的相关介绍让在场的专家对乳腺癌放疗知识获益匪浅,乳腺癌是多部门多学科的相互努力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疗效的。会议很好的让在座的所有医生相互了解对方的领域,有助于提高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协同并进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以及体验。

本篇为会议第一环节的精彩集锦,敬请期待后续报道。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QJL排版编辑:肿瘤资讯-QJL版权声明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cdjhds.com/fkzl/1241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妇科病_妇科病常识_妇科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