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敷法治疗妇科病太牛了
小编导读
初次听说用冷敷法治疗妇科病,您是不是也和小编一样惊呆了!不禁大呼“这是真的吗”!我们常听说女人的身体不能着凉,然而,有一种中药冷敷技术偏偏专治妇科病。事实果真如此?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一起往下看。
中药冷敷技术,是将按一定处方配伍的中药洗剂、散剂、酊剂冷敷于患处的治疗方法。该技术可使中药透皮吸收后发挥药效,同时,应用低于皮温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而达到降温、止痛、止血、消肿、减轻炎性渗出的作用。
妇科常用于:外阴瘙痒(阴痒)、外阴溃疡(阴疮)、乳汁不足(产后缺乳)等疾病的治疗。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一)主要常用器具
消毒纱布、冰敷袋、药碗等。
(二)基本操作方法
1.中药湿冷敷
将中药放在砂锅内,加水煎汤,过滤去渣冷却后,放冰箱冷藏室保存,用时用消毒纱布7~8层或干净毛巾,浸取药液,微挤压至不滴水时为度,外敷患处,并及时更换,以保持患处的纱布层或毛巾保持8℃~15℃的低温。(图1)
2.中药冰敷
(1)冰敷袋的制作选用一次性输液袋(mL、mL、mL等规格),灌装20%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2~4小时,取出后外观成霜状或冰水混合物,即可应用。
(2)冷敷将中药进行粉碎,混合均匀制成外用散剂备用。使用时用凉开水将中药散剂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厚度0.5cm~1cm,面积大于病变部位,其上覆盖3~5层纱布,再用冷敷袋敷于纱布上以保持低温。其温度控制在-3℃~-4℃,一次冰敷时间30分钟左右。
二、禁忌证
1.阴寒证、寒凝血瘀证禁用。
2.伴有循环障碍者,如动脉栓塞、雷诺病等。
3.急性炎症后期、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4.系统性红斑狼疮、冷过敏及断肢再植后等禁用。
5.妊娠期妇女禁用,月经期慎用。
三、注意事项
1.单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20~30分钟为度。
2.经常观察患者皮肤变化,特别是皮下脂肪较少者,应每20分钟观察一次血运,了解患者局部感受。
3.注意冷敷袋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直接将冷敷袋置于患处则可能引起严重的冻伤如发现皮肤苍白、青紫、麻木感应,表示静脉血淤积,应停止冷敷,否则会造成冻伤。
4.冷敷完毕后,注意保持局部干燥,注意保温。
四、适用的常见妇科疾病
(一)外阴瘙痒(阴痒)
肝经湿热证阴部瘙痒灼痛,带下量多,色黄如脓,稠黏臭秽,头晕目眩,口苦咽干,便秘溲赤。
蛇床子30g,百部30g,苦参30g,黄柏15g,白鲜皮15g,紫草15g,冰片3g等。
将中药粉碎,混合均匀制成外用散剂备用。使用时用凉开水将中药散剂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厚度0.5~1cm,面积大于病变部位,其上覆盖3~5层纱布,再用冷敷袋敷于纱布上以保持低温。其温度控制在-3℃~-4℃,一次冰敷时间30分钟左右。
(二)外阴溃疡(阴疮)
热毒证初起未溃型发病急骤,外阴部红肿热痛,甚至脓水淋沥,伴身热。
大黄15g,黄柏15g,姜黄15g,白芷15g,南星10g,陈皮10g,苍术10g,厚朴10g,甘草10g,天花粉20g等。
中药冰敷法操作同上。若溃疡较重、局部变软化脓或已溃破者慎用冷敷。
(三)乳汁不足(产后缺乳)
肝郁气滞证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乳汁比较稠,乳房胀痛,胸胁胀闷不舒,食少,微热。
蒲公英10g,全瓜蒌20g,夏枯草10g,王不留行10g,香附10g,桔梗10g,路路通10g,丝瓜络10g,白芷10g,橘皮15g等。
将中药加入1~mL水煎煮10~15分钟,过滤去渣,置于生理盐水空瓶中,存于20℃环境中(冰箱冷藏室可准确控制温度)。用时用消毒纱布7~8层或干净毛巾,浸取药液,微挤压至不滴水时为度,外敷双侧乳房(除乳头外)30分钟。并及时更换,使患处的纱布层或毛巾保持16℃~20℃的温度。
版权声明
shengming
本文选自《妇科中医医疗技术及中成药用药指导》(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健康服务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编写),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医出版(白癜风专科白癜风专科哪里好
- 上一篇文章: 夏季易犯妇科病,如何防与治晏燕医生答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