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经典妇科病证药对集锦
导语
妇科病是女人的一大天敌,有些女性朋友长时间饱受妇科疾病的困扰,不仅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更是影响着工作与生活。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妇科病的呢?国医大师朱良春精心总结妇科病证药对,热爱中医的您赶快收藏起来吧!
1.仙灵脾、紫石英
仙灵脾15g,紫石英30g。
补肾助阳,暖宫调经。
①阳虚宫寒之痛经、闭经、不孕。②冲任不固之崩漏、胞宫虚寒之带下清稀。
仙灵脾补肾壮阳,强固冲任,紫石英温肾益肝暖宫,合用共奏补肾助阳、暖宫调经之功。若再配用鹿衔草,则补虚益肾、活血调经的功效更佳。
2.仙灵脾、露蜂房
仙灵脾15g,露蜂房10g。
补肾调经,温阳除痹。
①冲任不调,形盛气虚之月经不调、经事淋沥、怯寒乏力者。②精气清冷不育、阳痿遗精、宫寒不孕者。③阳虚风湿痹痛者。
治阳虚风湿痹痛,伍入熟地、仙茅和鹿衔草效好。
3.路路通、马鞭草
路路通15g,马鞭草20g。
通经,散瘀,行水。
闭经、输卵管阻塞或积水、乳痈肿痛、肝硬化腹水等。
路路通性善通利,可用于气血水滞,经络郁阻之证。马鞭草活血通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与路路通相伍,可治疗上述诸病证。
4.鱼腥草、土茯苓
鱼腥草、土茯苓各30g。
清热,利湿,解毒。
湿热带下。
湿热带下主要表现带下发黄,有腥臭味。鱼腥草清热解毒,土茯苓利湿解毒,两者配伍,为治湿热带下之要药。若带下秽臭异常者,可加墓头回12g。
5.蜂房、鹿角霜、小茴香
蜂房10g,鹿角霜12g,小茴香6g。
温煦肾阳,升固奇经。
带下清稀如水,绵绵如注。
带下清稀,乃肾气不足,累及奇经,带脉失束,任脉不固,湿浊下注所致。若用利湿泄浊之品,仅能治标,而温煦肾阳,升固奇经,才是治本之法。蜂房温煦肾阳,鹿角霜、小茴香升固奇经,正是的对之药,故治清稀带下效果颇好。
6.白术、白芍、黄芩
白术、白芍各10g,黄芩6g。
清肝健脾,安和胎元。
胎动不安。
白术健脾安胎,白芍柔肝疏肝,黄芩清热安胎,三药相伍,可治肝火扰胎、肝脾不和之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
7.杜仲、续断、菟丝子
杜仲10g,续断6g,菟丝子10g。
补益肝肾,固养冲任。
肝肾不足、冲任不固之胎动、胎漏、腹痛而坠者。
杜仲与续断合治胎动,宋代严用和《济生方》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均有载,两药加配菟丝子,固胎效果明显加强。
8.黄芪、菟丝子
黄芪20g,菟丝子10g。
补气益肾,固系胎元。
肝肾亏虚之习惯性流产或先兆流产。
妊娠先期用之,可以预防流产。
9.红藤、白头翁
红藤30g,白头翁20g。
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慢性盆腔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属热毒郁滞者。
红藤清热解毒,活血通经,消痈散结;白头翁清热解毒,善治热毒下痢。故两药合用,治疗热毒蕴结之慢性盆腔炎、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
10.淫羊藿、知母
淫羊藿15g,知母10g。
温肾阳,清虚热。
更年期综合征。
知母清虚热,淫羊藿温肾阳,两者合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燮理阴阳,消除疲劳,改善烘热、汗出、心烦等症。两药同仙茅、当归、巴戟天、黄柏配伍为二仙汤,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有效。
11.淮小麦、甘草、大枣
淮小麦30~60g,炙甘草10g,大枣30g。
益养心气,除烦安神。
脏躁。
《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即用淮小麦配合炙甘草、大枣益气润燥,宁神除烦,主治“妇人脏躁,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现今临床若见心神烦乱,夜寐不实,多梦纷纭者,俱可以此方随证加味,多收殊效。
12.黄药子、刘寄奴
黄药子12g,刘寄奴30g。
化瘀祛痰,解毒散结。
卵巢囊肿。
用黄药子、刘寄奴治疗卵巢囊肿,伍以红藤、夏枯草、泽漆则效果更好。黄药子对肝脏有一定损害,故用量不宜过大。若久服出现黄疸,停药后可自行消退。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疑难危急重症经验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方邦江,周爽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医出版(北京看白癜风好医院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好
- 上一篇文章: 所有妇科病请艾灸揭秘艾灸治疗妇科疾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