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不是病,是你气血亏了带脉妇
腰间盘突出不是病,是你气血亏了!
腰间盘突出不是病
要理解肝“主筋”的功能,可以从腰间盘突出这个病理来分析。现在这个病越来越多,有一句流行语是“政绩不突出,业绩不突出,全都是腰间盘突出”。这话你可能不相信,但是你走在马路上就可以看到这种人,很好辨别的。你看有些人走着走着,突然不走了,站在那里咳嗽,然后随便找个东西扶着,咬紧牙身子一挺就好了,实际上这就是腰间盘突出,骨头偏离正常位置了。
在中医理论中,腰是肾的房屋,腰间盘突出就像肾的房子漏了、受累了,实际上就是肾虚了,血液供养不足,肝藏血少了,腰间盘突出就是“血不养筋”。人体的腰椎两边都有大筋,也就是这大筋松了,因为腰间盘对腰椎有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人身体活动都牵连到它,它的筋松了没有力量了,人一打喷嚏稍一用力大筋就出来了。这种情况不是病,而是肝肾亏虚导致的血不养筋。
医院治疗,医院就是做牵引。牵引是什么?就是拉、拽,你的筋本来就松,这样做后果会怎么样可想而知。现在很多病人不敢坐公共汽车,就怕公共汽车突然刹车,因为手拉着环,怕一拉又会导致腰间盘突出。可能很多人成习惯了,自己都会把位置给拉正了,你想骨头这样反复出来进去,出来进去一段时间后,就开始要做手术了。
曾经看到一个广告很可怕,内容是腰间盘突出换骨头,用不锈钢板来代替,广告词是“永不磨损”!广告公司大概是想突出产品的质量,但是没有医学常识。你仔细想想,要是换了不锈钢板,钢的质量的确是永不磨损,可是钢板上下两块人骨头呢,能比钢板硬吗?只要病根不除,这大筋还是松的话,骨头还会继续磨,如果将上下两块都磨损了怎么办?是不是继续换?换下去整个后背不是都成钢板了,变成机器人,坐飞机过检查口轮到你就响警报,都以为你带武器了。有的人很相信现代科技还是要做手术,在做这个手术前,医生也会告诉你,手术的成功率只要50%,不成功的话就有可能出现下肢截瘫。
大家做任何手术前,都要考虑后期的演变,这都是一连串的因果关系。这种手术实际上都是没必要的。在过去的老中医,遇到这样的病人,就叫病人回家拿个门板躺几天,好好修养一下,让气血缓过来,骨骼恢复到生理曲线,筋就有劲了,突出的骨头自己就能复位。
腰间盘突出就是气血亏了,出现这种症状,是提醒你该去调理了。有时候是因为长期坐着,工作环境造成的,实际上是完全可以预防和调整的。
用磁疗棒和中华绿针,先在两侧腰大肌用大棒磁化推筋,然后用绿针拨筋,把两侧筋节打开,气血引到中间的腰椎。人这部机器,其润滑剂就是气血,气血足,则百病消。腰椎有气血来滋养,原先的症状自然慢慢消除了!
带脉-妇科病的“万能穴”带脉什么意思?在中医上,对带脉的解释有两个。一是指人体的腰部围一圈,是一条横向的经脉。二是指带脉穴,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带脉来治疗妇科病,古时是常用之法,有调经止带及疏肝行滞的作用,最善消除诸经在此处的血瘀积热,同时也是治疗各种疝气疾患的必选经脉。(本文上部分为带脉经脉,下部分是带脉穴)带脉-经脉带脉在人体的腰部围一圈,是一条横向的经脉。人体上其他的经脉都是纵向的,这条经脉就好像一条腰带将所有的纵向经脉系在一起,所以称为带脉。带脉是奇经八脉之一,有“总束诸脉”的作用。本经循行路线:带脉出自季胁部,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围绕腰腹部一周。足少阴肾经向上行至腘中,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会,再向上行至肾,当第十四椎处(两旁肾俞穴)分出者,属带脉。带脉-妇科病的“万能穴”早在一千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就已经认识到了带脉对于女性健康的重要性,认为带脉是治疗妇科病的“万能穴”。护理带脉的方法很简单,躺在床上,用手轻捶自己的左右腰部,下以上就可以。推敲带脉的方法可以让经络气血运行加快,对于腰部冰凉而常常感觉酸疼和痛经都有帮助。除了有疏通血脉的效果以外,推带脉可以强壮肾脏,敲带脉还可以增强肠道蠕动,对于便秘的人有很好的通便效果。至于“抓带脉”的方法,与传统的推敲带脉是异曲同工,“抓带脉主要是针对带脉穴,起的主要目的就是刺激核心穴位,调理气血,恢复带脉约束能力,加速脂肪的代谢,以达到减少赘肉产生的目的。”带脉禁止拔罐带脉的形状就像一个环一样,里面的气血要不停的循环流动,以便随时去协调纵行的经脉的平衡关系,拔罐还是以拔出经络内的致病邪气为目的,如果在带脉循行的路线上拔罐,那些被真空负压吸入罐口而变得黑紫的罐痕通常会阻碍整条带脉内的气血循环,从而导致带脉出现不适。手机远离带脉,ipad远离腰区带脉本身就是负责协调、约束、管理诸条纵行足经的,它的工作不能有一丝的紊乱,经脉就像多米诺效应,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下游的经络会陆续跟着的受到牵连。手机的辐射是否损伤人体,仅仅从现代的女手机控们不易受孕、男手机控们精子质量低劣上即可看出一二,它以及ipad等都因为体积较小,所以制作时采用的元器件都是体积小却功率大,就意味着它们的辐射并不会因为个头小而减少。只要是距离带脉30——40cm的手机或ipad,都会因为电磁辐射而或多或少的影响带脉的统摄工作。带脉穴简介带脉穴足少阳胆经的第26个穴位(GB26),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位于章门的穴位下坊。带脉穴在哪里呢?它的具体位置在侧腹部,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坊垂线与脐水苹线的交点上。如何准确定位带脉穴位置:以肚脐为中心划一横线,以腋下为起点划一条竖线,二条线交点就是带脉穴。章门为弯曲肘接触侧腹时,肘碰到身体部位。带脉高度大约与肚脐相同。带脉穴的作用健脾利湿,调经止带,益肾强腰。月经不调,闭经,赤白带下,阴挺,腹痛,疝气,偏坠,腰胁痛,腹胀,里急后重,瘫痪,下肢无力。按带脉穴方法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侧腰部。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按摩法:患者放松,取站立姿势,二脚间距略大于肩宽。双手拇指指腹按压二侧带脉穴,缓慢垂直用力,按揉结合,使指压力度以深部能够感受到酸胀感,然后向二侧缓慢扭转腰部,以增强酸麻胀重合走窜等感觉,持续1~2分钟后逐渐放松,然后再逐渐用力按压,如此循环持续8~10次。每日1~2次。悬灸法:患者取最舒适的体位(坐位、仰卧位均可),全身放松,艾条点燃后放于带脉穴上坊,距离皮肤约2~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二侧交替进行,以局部微红为度。把这个部位搓热,能防治90%的妇科病、男科病!在身体上有个穴位,巴掌大,很容易找,是妇科病、男科病的治疗要穴,但是呢,你要是去按摩店,却很少有按摩师按揉这个穴位。很多男男女女,就是由于这个穴位常常得不到疏通,日子久了,这个区域开始变得僵硬,用手根本就捏不起来,一捏会感觉酸痛难忍,像这种情况,说明内部组织已经发生了粘连,经络不通,各种妇科病、男科病也就来了。像什么痛经啊、附件炎、盆腔炎、阴道炎什么的;还有阳痿、早泄、前列腺炎等.
这个部位,就是八髎(liáo)穴,位于膀胱经上,在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四对总共八个,故称八髎穴。髎,孔隙也。
八髎这个区域,恰好是人体骨盆的位置,对应着人体的内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是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全身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才好。
八髎穴、命门都是人身阳气的根本,现在很多女孩喜欢穿很低腰的裤子正好就把这两个部位裸露在外,长期受凉,所以很容易引起痛经、月经不调、甚至有可能会因阳气不足导致不孕、流产等。男科的问题也是一样,主因还是经络不通,和气血不足。现在很多男性也都缺乏运动,长期坐在电脑前工作,往往因久坐而造成八髎区域皮脂增厚、僵硬、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所以,有妇科病、男科病和泌尿系统疾病的人群,一定要让您的八髎穴畅通。如何畅通八髎穴呢?最实用而且效果最快的方法就是热疗,为什么是热疗呢?因为气血喜热不喜寒,热则畅通,寒则受阻,因此,热疗是疏通经络最快的方法,常用的热疗有3种:
一、热敷,可以把粗盐炒热,用布包住,然后热敷八髎穴即可,时间15分钟左右,以八髎穴产生热感为宜,最好能够热力传导至前阴和小腹部,这样效果最好,注意热敷温度不宜过高,以防起泡。
二、搓八髎穴,搓八髎穴也能起到热疗的作用,方法如下:
双手后背,用手掌在腰骶部皮肤快速上下或左右摩擦按揉等,一天1~2次,每次~次。操作时,不仅要局部感觉到发热,最好让热流传导至前阴和小腹部,甚至通达到双脚。有按摩油的,可以涂些按摩油,涂按摩油的好处,比较省力,骶骨及前阴和小腹部这3个地方一旦热起来,很快就能疏通八髎穴。如果你去按摩店,可以让按摩师帮你按摩这个部位。
三、艾灸:用艾灸灸八髎穴即可,时间15-20分钟左右即可,艾灸时最好用烧火山的手法去操作,这样可以让热力更渗透。不论是热敷、艾灸、火功推拿还是按摩,最主要的就是坚持,它的作用是缓慢而持久的,所以偶尔一次艾灸、热敷、火功推拿、按摩,作用是不大的,能坚持一到两个月,才会真正出效果。
温馨提示:
按压推擦此穴,有引发女性流产、早产的危险,妊娠者慎用。经期要慎用,若闭经或月经量稀少,可如此操作;若月经量较大则忌用。此处皮肤若有溃破、化脓性炎症等,请不要按摩火功推拿热敷艾灸等。
膝盖是我们人体活动很重要的关节,虽然它并不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但是却是最薄弱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感觉膝盖疼痛,因而就会认为自己是不是患了膝关节炎?然而并非膝盖疼就一定是关节炎?”引起膝盖疼的原因有哪些?
1肥胖惹的祸膝盖为身体承受重力的重要关节,当我们的体重增加后,对膝盖的压力也增加,从而加重了膝盖的负担。造成膝盖的耐压性降低,导致周围的血管、神经、肌肉过度受压,久而久之则会引起膝盖痛。因此越是肥胖疼痛就会越厉害。
2经常受凉、受寒我们要知道,膝盖疼可能与寒冷的刺激有关。当膝盖长时间受到寒潮刺激后,引起周围皮肤温度降低,周围血管收缩,膝盖组织血液供血减少,血中的尿酸成分沉积,诱发疼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季节变化,必要时可以戴护膝。疼痛时,也可以热敷缓解。
3慢性劳累其实膝盖疼痛也与我们日常习惯有关,例如长期姿势不良、长时间负重、用力、过度牵拉、运动过度等都有可能造成膝关节韧带拉伤,或者磨损,从而引发膝盖疼痛。常见于运动员、舞蹈家、长期处于站立的工作岗位的员工。因此,要适当放松膝关节,使其得到好的休息。
4缺钙导致当膝盖软骨缺乏钙质时,会出现骨质疏松,骨质变薄变僵,承受压力的耐受性也相应减弱;此时若过度的劳累或过重局部压力,就会引起疼痛。因此就要及时治疗骨质疏松,补充钙,配合医生治疗。
5外伤后遗症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受伤,但是往往对一些小的并不在意,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就会引起膝盖疼痛。一般一些原发病治疗好了,疼痛就会渐渐消失。
6膝关节病当然引起膝盖疼痛的原因还有我们常常听说的一些疾病,如骨关节炎、滑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刺等原因。因此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
两招教您提早保护关节
拍打膝盖拍打膝阳关穴可以很好地缓解疼痛,但怎么让它不疼痛才是最根本的。所以,治本的方法就是让它一开始就不磨损,一开始就让新鲜血液润泽过来。而让血液过来的最好方法就是拍打膝关节,这么一拍您就会发现气血轻而易举地跑到膝盖上来了。膝盖和腿局部温度提高,血液循环加快,如膝盖发软、膝盖积水、膝盖骨刺以及不明原因的疼痛等症状即刻有效缓解。
半蹲适用人群:膝关节前方慢性疼痛;上下台阶、蹲起、久坐后膝关节前方疼痛;膝关节扭伤后康复;膝关节术后康复;膝关节慢性不稳定(膝关节容易反复扭伤);大腿肌肉损伤后康复等患者的锻炼。
注意事项:半蹲的深度以不产生明显膝关节疼痛为最佳,下蹲幅度越大,肌肉用力越大,越容易产生疲劳,练习效果也越好。但要注意,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90度;大腿前方尤其是股四头肌内侧部分应该处于持续紧张用力状态;老年人力量不足,一定要注意跌倒、滑倒等情况,以防骨折。此外,一些病情特殊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专门练习疼痛角度静蹲。
一、分享中医医道,分享传统和经典,一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传播中医。
二、传播中医学习课程,让更多中医爱好者能走入中医大门;
三、举办行业交流,推广中医治法。
- 上一篇文章: 超级实用的看病宝典生病该去哪家医院哪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