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保院新院区2017年下半年启用这些
年下半年
位于市区文华路与振兴西路交叉口
(市皮肤病防治院旁)
市妇保院新院区将投入使用
新院区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
设置床位张
(市妇保院新院区效果图)
桐乡市妇幼保健院院长祝水清说:
近日,我院引入上医院的相关医疗资源后,将成为省医院。
那么,市妇保院新院区各区域如何设置?有哪些功能分区?今后市民如何更好地在该院就医?
未来上海专家长期在桐坐诊
市妇保院新院区是以三级医院的标准建造的。这将改变过去全市妇幼医疗、保健资源较为分散的现状,做大做强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等科室,真正做到专病专治,提升全市妇幼医疗保健水平。
同时,与上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市妇保院将与其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并将在市妇保院新院落成后挂牌“上医院技术指导单位”。今后,上医院将为市妇保院提供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文化等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指导、培训等,帮助该院进一步提升专科医疗水平及管理能力。
(桐乡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申峰与上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为合作揭牌)
另外,双方还初步确定了产科、妇科生殖内分泌科、宮颈科、中西医结合妇科、肿瘤妇科、新生儿科为重点合作科室,上医院将派出相关专家来桐开展科室帮扶和学科建设。市妇保院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分期、医院管理人员、卫技人员赴沪进行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将积极配合市妇保院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接受疑难患者转诊,并开通远程会诊点、继续教育点等。
满足“二孩”时代桐乡人的需求
推出全新专病专科服务
自“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医院已迎来首波“二孩”生育高峰,床位压力增大,医疗服务要求提高。
祝水清介绍,在新院区投入使用后,市妇保院首先将完善高危孕产妇管理机制,特别是将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管理模式,一方面请上海、杭州的专家来桐为患者诊治,另一方面还将利用远程会诊制度为本地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管理服务。
不仅如此,妇女宫颈癌、乳腺癌“两癌”筛查后发现的重点患者也能在本地接受规范诊疗,避免患者、家属无目的地外出求诊。市妇保院还将建立全市首个不孕不育诊疗中心,满足百姓对生殖相关疾病合理治疗的需求。
(图片资料)
此外,在此次“接轨沪杭”的基础上,市妇保院还将开设乳腺外科、宫颈外科、妇科内分泌专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妇女盆体康复等诸多专科,实现专病专治,让妇儿医疗服务变得更精细化。
“过去临床医疗和妇幼保健是相互分离的。很多妇儿疾病在诊疗之初,医生对患者的妇幼保健情况是不了解的。”市妇保院党委书记李春早介绍,明年下半年搬迁至新院区后,妇保院还将对孕产保健与产科、儿科保健与儿科、妇女保健与妇科、计生服务与计生指导等进行全面整合。
换句话说,今后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妇科医生、社区医生将直接参与妇幼保健的各个环节。
新院区将引入智慧就医模式
为你揭秘区域设置、功能分区
市妇保院搬迁至新院区后,很多市民最 如今,自助挂号、手机预约就医、自助查询检查报告等便民手段层出不穷。未来,市妇保院将引入智能手机APP,帮助百姓改变传统的就医流程,提升就医效率。
(门诊大厅效果图)
“未来,市民可通过手机APP进行预约就诊,全程就医都可进行掌上操作。”祝水清介绍,像网上预约挂号、电子系统叫号、网上付款诊间结算、手机预约检查、手机查询检查报告等,全流程基本实现智能化操作,大大缩短市民的就医、等候时间。
(医疗主街效果图)
新院区主要分为医疗综合楼和住院大楼两部分,功能内涵将更丰富、功能分区将更合理。其中,医疗综合楼分为4个楼层:
底楼分布有儿科门诊、急诊科、输液室、放射科等;
二楼则有妇女保健区、计划生育科、检验科、专家门诊区等;
三楼为妇科门诊、妇女儿童体检中心、手术室等;
四楼则为办公、后勤区域。
(产科护士站效果图)
住院大楼有12个楼层:
底楼为住院大厅;
二楼为ICU(重症监护)、NICU(新生儿监护)病房;
三楼为分娩中心;
四楼是儿科病区;
五楼到九楼是产科病区;
(标准病房效果图)
十楼是妇科病区;
十一楼是乳腺外科;
十二楼是产科VIP病房。
一家优质医院
即将“诞生”
编辑:星儿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好消息上海150多家医院可微信预约挂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