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妇科问题的艾灸穴位疗法哪些才算是妇科

时间:2018-12-30来源:妇科检查 作者:佚名 点击:

七种妇科问题的艾灸穴位疗法哪些才算是妇科病?应该艾灸哪些穴位你知道吗?艾灸治疗妇科病简单有效!

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许多人缺乏对妇科疾病的认识,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使生理健康每况愈下,导致疾病缠身,且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引起失眠多梦、烦躁不安、性冷淡、内分泌失调、容颜憔悴,甚至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并发症,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妇科病看起来难治,其实用艾灸治疗妇科病简单又有效!下面是各种妇科病的灸疗取穴和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学习!

1.宫颈炎:

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和八髎穴。

7天一疗程,休息1天,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3个疗程。

2.盆腔炎:

三阴交、阿是穴。

7天一疗程,休息1~2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3.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的原因很多,如、工作压力、精神因素、心理因素、贪凉(要风度不要温度)专家分析: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

血虚型月经不调

症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关元子宫不得低于40分钟,内关、涌泉各30分钟。

肾虚型月经不调

症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血寒型月经不调

症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气郁型月经不调

症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

关元、命门、肩井、太冲。

月经过少,常由久病失血或产后耗伤精血,或脾虚营血虚少;或先天不足、多产房劳耗伤肾精,肾虚冲任未充;或月经过食生冷或感受寒冷,血为寒凝;精神抑郁,情志不畅,气滞血郁等引起。月经量过多、过少都不正常,都是因为内分泌不太好。

4.外阴瘙痒、白带异常

带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肝胆湿热者加太冲、行间、阴陵泉;

·脾虚湿盛者加丰隆、脾俞、中脘、小肠俞;

·阴虚湿热者加肾俞、太溪、丰隆、行间。

每日灸治1次,7次为一个疗程。

5.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子宫下垂或脱出阴道口外,甚则连同阴道壁或膀胱直肠一并膨出。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等,损伤胞络及肾气,而使子宫失于维系所致。

百会、神阙、子宫、三阴交等穴位。开始每天1次,5天后,可以隔天1次

6.血崩

艾灸隐白穴治疗血崩,既简便易行,效果又明显。

每日可灸3~4次,待出血停止后可再继续灸1~2天,使疗效更为巩固。灸时患者常常会感到小腹部原有的绷紧拘急感或空虚感消失,心情也随之开朗,经量往往于灸后不久即明显减少。

艾灸隐白穴为什么能止血崩呢?

祖国医学认为,血崩的主要原因是冲任两脉不固,脏腑失调。因此在治疗上应着重补肝健脾益肾,调养冲任,其中又以健脾最为重要。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按照经络学说的原理,刺激隐白穴有健脾统血、补中益气的功效。

艾灸隐白穴治疗血崩虽然疗效显著,但当患者出血量较大,病情危急时,医院

7.痛经

经痛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月经病,很多妇女都有过痛经的病使,每当月经来潮,痛经就会找上门来,大大困扰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痛经艾灸穴位:第1天-八髎+关元+三阴交+神阙第2天-期门+太冲+中极+神阙第3天-肾俞+照海+关元+神阙第4天-中脘+天枢+足三里+神阙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转载注明  http://www.cdjhds.com/fkjc/749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妇科病_妇科病常识_妇科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