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图书馆以科技提升免费开放水平

时间:2016-4-21来源:妇科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深圳图书馆:以科技提升免费开放水平

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和要求,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推动和提升作用,满足大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提高服务水平,这是在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程中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来,深圳图书馆始终将技术提升服务作为自己发展的动力和特点,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动力,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1、不断提高图书馆自动化、络化水平,为免费开放提供技术支持。

深圳图书馆坚持“服务立馆、技术强馆”的办馆方针,早在八十年代中期,深圳图书馆开馆之初就全面采取了条码借阅技术,推动开架服务,在国内开风气之先。上世纪80年代后治疗白癜风哪里好期,深图研发的ILAS把深圳图书馆带进了自动化时期。以ILAS的研发和应用为标志,深图走上了服务管理现代化的道路。在文化部的支持下,2005年,深图把ILAS升级为dILAS(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与运用平台开发),并2006深圳图书馆新馆建成开馆时正式启用。dILAS在分布式体系结构、跨平台和跨数据库运用、系统实用性和功能完备性等方面到达了国内先进水平,为深圳图书馆新馆提供了智能化、数字化、人性化的运用环境和技术支持,为深圳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引进RFID与自助服务技术,构建智能化、人性化的新型图书馆读者服务系统

2006年,深圳图书馆在新馆开馆之际,全面引进无线射频辨认技术(RFID),并在RFID基础上自主研发了“文献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架位标识系统、文献定位导航系统和智能书车等,RFID文献智能管理系统在新馆的成功运用,使图书馆读者服务智能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基于RFID和dILAS系统的自助查询、图书自助借还和自助打印、图书自助分拣、盘点排架等服务方式在读者服务中普遍运用并最得显著效果,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的自主、便利、亲和,使图书馆服务向人性化迈进了1大步。以深圳图书馆2009年基础服务数据为例,全年文献外借人次为139.46万,外借册次417.32万,开馆时间内平均每天文献外借册次为1.33万,如此庞大的业务量,95以上都由读者自助完成,充分体现了自助服务的效益。

3、创新数字图书馆公共服务模式,丰富免费开放内涵

为突破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种种局限,适应互联环境下的读者服务,深圳图书馆积极探索数字资源公共服务模式创新的方式方法,通过统一认证技术和授权访问系统软件的引进,解决了诸如用户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访问流量控制等数字资源馆外服务的一系列重点和难点问题。2008年开通了20多个中外文数据库的馆外访问服务,所有持证读者均能随时随地通过互联访问深圳图书馆页免费获得,使数字资源服务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现了全天候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电子资源使用效力。同时,向不同的读者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email传送数据,为读者提供“无处不在”、专业化的数字资源服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09年全年深圳图书馆电子资源馆外访问达104.56万人次,下载资源流量总计734.81G,服务效益显著。

2009年6,由深圳图书馆联合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联合创建的“深圳文献港”开通,构成了深圳地区科技、教育、情报及参考咨询的络资源平台,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文献信息服务。通过“深圳文献港”门户,读者足不出户,只需进入一个页面便可获得学科范围齐全、资源类型齐全和语种齐全的资源信息和参考服务,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范围进一步扩大。

通过电子资源整合和提供个性化、远程化的服务,读者可以享受原文传递、馆际互借、参考咨询、专题研究等丰富多样的免费文献信息服务,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情势。更为重要的是,这类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市民读者的办公桌、家庭的服务方式,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最大限度地延伸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丰富了免费开放的内涵。

4、“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突破性变革

如果说远程数字资源服务属于一种单一型、虚拟型的浏览服务的话,那末,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研发及推行运用则实现了虚拟型与物理型图书馆相结合的突破。自2006年起,深圳图书馆提出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创意和假想,通过3年多的集中攻关,2009年正式推出首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白癜风持下,2009年4月,40台自助图书馆在全市试点。40台服务机覆盖特区内外各大社区、工业区、交通枢纽,市民可以通过自助图书机自助办证、自助借书、自助还书、查询、预借图书、电子文献传输等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以物理的情势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图书馆成为“家门口的图书馆”、“城市24小时免费书架”,极大地影响了市民的浏览行动,改变了市民的浏览习惯。长春同志视察深圳时称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亮点”、“兴奋点”。2009年5月份以来,40台服务机构成的自助图书馆每个月服务人次近5万,文献处理量近12万册次,一年可达130万册次。据调查统计,72的读者认为自助图书馆的投放改变了其传统的获得图书的方式;44的读者平均每周最少一次以上使用自助图书馆。在“见面愈来愈少,服务越来越好”的络时期,自助图书馆顺应了市民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趋势。

自助图书馆创新了城市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成为深圳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科技支持文化的典型案例。深圳计划在今后2-3年内将全市自助图书馆增加到300个,构建一个覆盖全市的自助图书馆服务,除现有的服务内容外,还将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阅读、资源查询、参考咨询服务等,以更加创新的情势和更加人文化的服务深化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内涵,努力打造“第三代图书馆”。

5、构建全城统一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打造全城流通、无差异无障碍的图书馆免费开放新格局

我国现有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分级财政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的模式构成了公共图书馆之间各自为阵的弊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难以有效体现。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的1大目标就是突破这类模式的不足,实现全城公共图书馆之间服务一体化。

深圳图书馆作为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的龙头和络中心,积极推动“图书馆之城”统一技术平台的建设。2009年下半年完成深圳市图书馆之城统一技术平台开发,并启动统一服务平台建设。在此平台上,全市已建成的600家公共图书馆和行将建成的300台自助图书馆,全部实现统一证号、统一条码号、统一技术运用标准、统一服务规则,向所有市民提供文献的全城流通、无差异无障碍服务,使全市图书馆的服务保持在统一的、较高的技术水平上运作,使读者真正感受到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均等化、便利化。深圳图书馆的实践证明,坚持以科技提升服务水平,以科技深化免费开放内涵,是公共图书馆完善服务的重要途径,其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科技发展与读者需求结合起来,在创新中走出一条合适本身发展的免费开放新路!



转载注明  http://www.cdjhds.com/fkzl/91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妇科病_妇科病常识_妇科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