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曰針灸配伍

时间:2018-5-19来源:预防护理 作者:佚名 点击:

針灸大成曰:針灸配伍

壹針壹穴,壹臟壹腑,壹經壹絡,針灸配穴,就是根據中醫理論與治療的基本大法和腧穴的穴性特點,采用穴位與穴位之間相互配合,互相佐使,而形成特效之功能。

猶如處方藥物的配伍分君臣佐使壹樣,針灸也是根據病人的主訴分析其主要病機,脈證合參,采用主穴(大多是恰當地選用特定穴之間的配合),輔以次穴。“論治”必先“辨證”,通過四診分陰陽、辨表裏、別寒熱、定虛實,進而做出判斷,提出治則治法。

指導針灸醫生正確地辨證論治和正確地進行針灸配穴,這是本書的壹個基本目的。中醫大夫辨方證藥證,以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爲依據。針灸臨床大夫方藥辨證普遍不能算是強項,對《傷寒雜病論》辨證水准的掌握同樣存在著不足,這就更要從《傷寒論》爲我們提供的辨證思維進行理解,並且恰當地運用好針灸配穴,從而提高辨證論治水平。

如同藥物處方治病壹樣,針灸配穴也要選取壹些對病證有效的腧穴,根據病人體質的強弱靈活地辨證選穴,同樣不能脫離經絡學說的指導。方藥治病是以藥物的性能被人體吸收而産生效果。

針灸是以針、艾爲操作工具,通過激發人體經氣的作用,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來幫助恢複人體生理功能,所以不能與處方用藥的作用簡單地等同。比如:藥物麻黃發汗,桂枝解肌,大黃攻下,石膏清熱,藜蘆催吐;而用針,腧穴合谷既能發汗又能止汗;天樞既能瀉下又能止瀉;內關既能催吐又能止吐。

既能治心動過速又能治心動過緩;針合谷、複溜,有汗則止,無汗則發;針足三裏、三陰交、合谷、曲池、百會等穴,既能升壓又能降壓;瀉三陰交補合谷可流産,反之可安胎。這是腧穴具有雙向性、多向性之不同效應決定的。所以,不可能用方藥的汗、吐、下、和、溫、清、消、補來歸納。這是針灸的特點決定的。

針灸配穴必須掌握要穴,精簡取穴。所謂“要穴”,就是用壹穴多能的腧穴治病,執簡馭繁,綱舉而目張。在這方面,古人積累了豐富經驗,編成了許多針灸歌訣,如“四總穴歌”“,十二穴治雜病歌”“井荥輸原經合六十六穴歌”;急性病選取十六郄穴;筋、脈、骨、髓、髒、腑、氣、血八類選取八會穴等,都非常精簡,是爲取穴宜精而忌繁的代表。

針灸配穴取穴同樣不在以多爲勝,要力求少而精。《靈樞·小針解》篇強調的是“粗守形”“上守神”,“粗守關”“上守機”。《孫子兵法·兵勢》所謂“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誰能窮之哉!”針灸配穴需要有此種境界。在這方面,古代大醫家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如三國名醫華佗,精于方藥,處劑不過數種,心識分铢,針灸不過數穴,“佗針鬲”而立效曹操的頭風病;戰國時期的扁鵲僅針“三陽五會”壹穴,使虢太子的“屍厥”立甦;東漢張仲景取風池、風府穴治療太陽病,“刺期門”治婦人熱入血室而“谵語”;唐代孫思貌治療孕婦難産“瀉三陰交,壹穴救二命”等,這些都是取穴精簡高效的佳話。

曆代針灸歌賦中取穴少而精者,如《肘後歌》《玉龍賦》《席弘賦》《百症賦》《通玄指要賦》等,足資後人取法。比如《肘後歌》中的“頭面之疾針至陰”“腰膝強痛交信憑”,驗之臨床,點刺足太陽膀胱經井穴至陰,治療感冒初起之風寒頭重、頭痛、鼻塞、目痛、生翳等頗效。

原理是太陽主壹身之表,足太陽膀胱經“起于目內眦,上額交顛”,“其直者,從顛入絡腦,還出別下項”;足陽明經“起于鼻之交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交信屬足少陰腎經穴,少陰經“上腨內,出腘後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所以刺交信穴治療腰膝痛頗效。

在取穴少而精這壹點上,我們以《傷寒論》爲例,做具體分析。《傷寒論》第條:“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谵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這條經文是壹個病案:某女,患太陽中風表虛證趕上來月經,壹周後表證已解。

但由于月經期間血室空虛,表邪乘虛而入形成“熱入血室”證候,突出的表現就是胸脅下脹滿,進而病情加重而谵語。這是個急症,仲景首先選擇用針刺救急,隨證之實而取穴救治,因病在血分而出現腦系的精神症狀,仲景針刺肝經募穴期門以瀉其實。

從針灸的角度分析:期門是肝經募穴,還是足厥陰、足太陰與陰維脈交會穴。“募”穴是髒腑經氣聚集在胸腹部的腧穴,募爲陰,是陽病行陰的重要處所;“俞”穴是髒腑經氣輸注于背部的腧穴,俞爲陽,是陰病行陽的重要位置。《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

”仲景針瀉期門穴,正是陽病針刺腹募來調整經氣的虛實而引邪外出,是爲“從陰引陽”的治療法則。再從經絡和氣化角度看:足厥陰肝經“過陰器、抵小腹”“上出額、與督脈會于顛”,肝主藏血。表邪化熱侵入肝脈,在下“熱入血室”(厥陰主阖之故),在上熱在血分循經犯腦而見“谵語”。仲景僅用此期門壹穴來救治熱入血室之谵語證,爲我們樹立了取穴少而精的典範。

總之,針灸配穴講究少而精,具體用何種配穴當視病情而定。需要強調的是,留心某些經驗穴的使用,並不是說就可以代替針灸配穴法則的。換言之,不是簡單的某穴壹定醫某症,或某症壹定針刺某穴的單純穴位觀點,必須在四診辨證的基礎上談針灸配穴問題,在針灸配穴的治療原則下考慮經驗穴的使用。

古人講“無規矩無以成方圓”,要立下針灸配穴這個規矩,練好基本功,養成習慣,用時“脫穎而出”。即《內經》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老和尚講:針灸壹定要補奇荥,而調其疏。奇穴針灸療法”的治療特色是取穴少,見效快,治療範圍廣,對各種癌症、各種疼痛、面癱、鼻炎、哮喘、膽囊炎、慢性胰腺炎、結腸炎、耳鳴、耳聾、帶狀疱疹、丹毒、不孕症、婦科病等均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如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見影;又如腎關穴治尿頻;木穴治鵝掌風;婦科穴治不孕症;驷馬穴治過敏性鼻炎及多種皮膚病;正脊穴及上三黃治各種骨刺;通關、通山、通天配合刺血針法治療病毒性心肌炎;

下三皇治糖尿病;制汙穴治久年惡瘡不收口;叉三穴配足三裏治暴聾;側三裏、側下三裏治三叉神經痛均有特效。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赞赏

长按







































夏季白癜风发病原因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注明  http://www.cdjhds.com/yfhl/650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妇科病_妇科病常识_妇科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