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随州大米市民为啥爱吃外地米引出的话题
寻觅随州大米——市民为啥爱吃外地米引出的话题
随州人为何喜欢外地米?
随州是产粮大市。但是使人为难的是,市民多吃外地米。近日在城区中百仓储文峰店看到,现卖的本地大米只有产自随县唐县镇的“国丰一号”和“文峰中杂米”,售价分别为2.08元/斤和1.79元/斤,且为散装销售。其他多是整包销售的品牌大米,有京山国宝桥米、钟祥楚农家、东北大米、武汉楚年丰等,每斤售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价在3.5元至4元之间。据了解,该店随州大米年销售量仅占销售总量的1/3。在城区清河路永泉粮店,本地品牌大米只有产自曾都区万店镇和随县殷店镇的,售价不超过2元/斤,而来自京山的桥米王、钟祥的泉水米等售价在2.5元/斤左右。老板王章建说,卖得最好的还是京山、钟祥米,他每一年销售20万斤大米,随州大米只占1/4。访问城区其他超市、米店发现情况基本相同:本地大米市场外地品牌占主流,本地大米在本地少有北京治疗白癜风市场。且外地品牌大米多占据中高端市场,本地大米价格最低,主要占据的是低端市场。本地大米市场70的销售份额被外地品牌占据。
市民为何多吃外地米?
发现,本地市场上的外地大米都是优良大米,其粒型整齐纤长,青亮如玉,口感润滑细腻,营养品质高,而且品牌响亮。而市场上随州优良大米很少,多是常规大米,或优良米与常规米混杂,其颗粒短粗,长短不齐,而且口感相对较差。虽有少部份本地优良大米,但因品牌不响,在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市场为什么少见随州米?本地市场的随州优良大米很少,难道是随州不适合发展优良稻?市农业局总农艺师董学斌说,随州处于南北地理分界线上,土壤、气候条件十分适合发展优良稻。特别是以殷店为中心的随北地区,由于土壤富含钾,昼夜温差大,稻谷灌浆时间长,致使干物资积累多,米粒营养品质提升。随县殷店“鹦鹉”牌大米曾全国闻名,乃至出口到俄罗斯。董学斌分析说,目前本地市场上的随州优良大米少,表面上看是由于优良稻种植比例不高。更深层次的缘由是,我市缺少范围大、装备先进的大米加工企业,没法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带动引领作用。据了解,由于优良稻产量相对较低、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优良难卖高价,致使农民不愿意种植优良稻。近几年,随着优良大米消费量和销售价格的提升,农业部门推行优良稻力度的加大,农民种植优良稻的积极性在提高。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戚远斌说,今年,我市优良稻种植比例超50,到达90万亩,但仍低于京山、钟祥的优良稻种植比例。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由于本地大米加工企业大多缺少实力和胆识,不愿意出高价收购优良稻,加上农户分散经营,没有组织集中外调,致使多数优良米与常规米混杂收购进入市场。这影响了优良稻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市只有金禾米业、殷店米业、神农稻香米业等少数企业在收购、加工随州少部份优良稻,但由于品牌知名度不大,难以打开竞争市场。
随州如何做大优良米市场?
我市目前大大小小的大米加工企业虽然有100多家,但年总加工能力不超过20万吨。而福娃、京山桥米所属公司年加工量分别为50万吨、35万吨。我市目前唯一一家省级食粮产业化龙头企业——随州市金禾公司,其稻谷年加工能力也只有3.6万吨,虽然具有省著名商标“”,但其品牌知名度与福娃、国宝桥米等大品牌还有差距。而该公司具有的、曾在全国具有极高知名度的“鹦鹉”牌商标,其价值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农业部门有关人士认为,要重振随州优良大米的雄风,关键要支持企业发挥带动引领作用,推行优良品种,引导农民扩大优良稻种植。据了解,京山、钟祥大企业在当地采取定单模式种植优良稻,在市场价基础上加价回购,提高了农民的种植优良稻的积极性。而且这些企业加工装备先进,品牌响亮,生产的大米品质优秀,能在市场上卖出高价。而我市大米加工企业大多范围小,装备落后,品牌不响,致使生产的优良米品质和价格难以与大企业竞争。优良米正在成为大米市场的主流。目前,已有京山、钟祥等周边大企业以加价来我市争抢优良稻粮源,我市也有企业尝试与这些大企业合作,以贴牌加工的方式来生产优良大米。这为随州优良大米突围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有专家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这些大企业,打出随州优良米的品牌,来推动我市优良稻的发展。我市企业则要有危机意识,要有抢占优良米市场的胆识、眼光,要采取定单方式引导农民扩大优良稻种植面积,使企业发展,农民增收。政府收购稻谷时应分开收购,实行优质优价;扶持本地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他们更新装备、做优品质、做响品牌。如此,随州优良大米一定会夺回本地市场,乃至走向全国!
本报王董斌
- 上一篇文章: chinajoy2012火把之光2可试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