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徐世杰教授巧用温经汤,治

时间:2016-11-21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10月15日,医院(医院)与“就这看”国医网合作,邀请到了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徐世杰教授,到吴江进行义诊及讲座活动。徐世杰教授师从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国家级名老中医孔令诩,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拥有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多个头衔。徐教授擅长治疗胃肠疾病、心血管病、肾病、肝炎、糖尿病、哮喘、头痛、失眠、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及术后康复、放化疗后中药调理等;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症、阴道炎、乳腺增生、不孕症、习惯性流产、产后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小儿咳喘、腹泻、消化不良、过敏性紫癜等;以及常见皮肤病。10月15日,来医院(医院)参加义诊活动,接受徐教授面诊的患者,未来的复诊可在医院的“名老中医互联网诊间”进行,通过“互联网+中医”平台,在吴江接受北京名医的诊疗。医案分享徐世杰教授多年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在各类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温经汤治疗妇科疾病更是一绝。弟子们在跟随徐教授学习的过程中整理了多则验案,今天就向大家分享其中4例:1多囊卵巢综合征致月经后期患者,女性,29岁,初诊年8月10日,主诉月经稀发10余年。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50~60d一行,经行5d干净,量偏少,经前及经期乳房胀痛,无带下,时有腰腹疼痛、腰部发凉,性情急,西医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末次月经8月3日,7d干净。既往年曾进行人工受孕,2个月后流产,舌淡、苔薄,脉弦滑。体胖,身高1.75m,体质量85kg。中医诊断:月经后期、不孕。辨证为:脾肾亏虚、痰瘀阻滞。治法:健脾补肾、活血化痰。方用温经汤加减:半夏15g、茯苓15g、陈皮15g、桂枝10g、淫羊藿15g、泽兰15g、续断30g、香附20g、山萸肉30g、山药30g、牡丹皮15g、川牛膝20g、女贞子30g、菊花20g、穿山甲粉(冲)3g、莪术30g。建议加强锻炼,减轻体重,控制饮食。用本方加减治疗半年余,月经30余日一行,经量尚可、色黯红,经行7d净,腰腹疼痛、乳胀均缓解。按语:徐教授认为求子必先调经,月经周期正常,身体健康即可受孕。月经后错虚者为多,也可兼夹实证。多囊卵巢综合征为多因素致病,病机脏腑功能失调,兼有痰湿、瘀血等阻滞经脉,而出现月经失调、不孕、肥胖、多毛等。本案辨证属脾肾亏虚、痰瘀阻滞,方用淫羊藿、山萸肉、女贞子、续断补肾;山药、姜半夏、茯苓、陈皮健脾化痰,桂枝温通经脉;泽兰、牡丹皮活血化瘀;香附行气止痛;穿山甲软坚消癥;莪术破气行血化瘀;佐以菊花清泻肝火。诸药配伍,使肾气充、脾气建,痰瘀得除,从而疾病向愈。细观之,本案为温经汤加减应用,通过加大补肾、健脾化痰及活血化瘀力度,临证灵活加减,而获良效。2闭经患者,女性,26岁,年5月27日初诊,主诉经闭3月余。现病史:患者3月前自觉肥胖遂节食减肥,其后月经逾期未行。平素月经每月一至,大便调。舌红苔白,脉细滑尺部无力。中医诊断:闭经。辨证为:肾气亏虚、气血虚弱。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温经汤加减:淫羊藿10g、紫河车10g、党参30g、香附15g、川芎10g、当归10g,熟地黄30g、牡丹皮10g、山药15g、麦冬15g、陈皮10g、鹿角胶10g、丹参30g、鸡内金30g、生山楂10g、炙甘草6g,服用1个月后,月经于6月21日来潮,7d干净,无明显不适。患者自此未再节食,月经正常来潮。按语:患者因减肥而节食,生化之源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故月经延迟;进一步损及肾精,血海空虚而月经停闭。治以补肾益气、养血调经。方中淫羊藿、紫河车、熟地黄、鹿角胶、山药温补肾精、益气养血;重用党参大补其气,川芎、香附、当归、丹参活血行气调经;麦冬养阴生津;陈皮理气健脾;鸡内金、生山楂健胃消食;炙甘草调和诸药。该方温补兼消,且培补中土、标本兼顾。3痛经患者,女性,26岁,年6月24日初诊,主诉经行腹痛10余年。现病史:患者自行经以来,每于经前、经期腹痛,疼痛能忍,近年来腹痛加重,遂来我处就诊。末次月经:年6月10日,5d净,本次经前、经期腹痛2d,色红。现时有腰酸痛,痤疮多发,大便调。舌红苔薄少,脉弦缓。中医诊断:痛经。辨证为:热瘀胞宫。治法:清热活血、祛瘀止痛。方用温经汤加减:生地黄15g、生白芍15g、女贞子15g、牡丹皮10g、麦冬15g、玄参15g、蒲公英20g、连翘15g、川芎6g、赤芍15g、川牛膝15g、生甘草10g。水煎服,分2次早晚分服。年7月5日二诊,药后无明显不适,近日乳胀,痤疮多发。舌红苔薄,脉沉细弦。上方加橘叶30g、香附15g、续断20g、丹参25g、刘寄奴10g。药后5d月经来潮,患者此次腹痛较前减轻。上方略做加减,继服2月余缓解。按语:热邪蕴结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前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阻滞,不通则痛,故痛经发作;胞脉系于肾,热瘀胞脉,故腰酸痛;热瘀冲任,气血上冲于头面,故见痤疮。舌红苔薄少、脉弦缓为热瘀胞宫之象。方用生地黄、白芍、女贞子养血调经;麦冬、玄参养阴清热;蒲公英、连翘苦寒清热不伤胃;赤芍、川牛膝、牡丹皮、川芎活血祛瘀行气;生甘草清热解毒兼调和诸药。二诊加入大量橘叶,与香附相配以行气止痛消乳胀,续断为治腰痛要药,并用丹参、刘寄奴加大活血祛瘀力度。诸药配伍,共奏清热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本案去温经汤中的温药,也为温经汤的灵活应用。4产后腹痛患者,女性,33岁,年8月2日初诊,主诉产后腹痛5月余。现病史:患者于年3月因胎畸形(孕16周)行引产术,术后时有腹痛,未予治疗。现时有腹痛,腰酸,胁痛,乏力,大便干。末次月经:7月24日,5d净。舌红苔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产后腹痛。辨证:气血两虚、瘀滞挟热。治法:补血益气、化瘀止痛清热。方用温经汤加减:生地黄15g、当归10g、炒白芍15g、生甘草10g、生晒参10g、生白术15g、茯苓10g、牡丹皮10g、黄连6g、吴茱萸3g、麦冬15g、川牛膝15g、香附15g、桔梗10g、苦杏仁10g、柏子仁15g,7付,水煎取汁早晚2次分服。8月23日二诊,药后畏寒、腰酸、经行不适均明显好转,自觉气力增加,月经将至。舌红苔黄,脉沉细滑。上方去炒白芍、苦杏仁、黄连,加赤芍10g、知母10g、丹参30g,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按语:患者引产后气血亏虚,冲任失养,血行不畅,瘀滞冲任,胞脉不通,故腹痛、胁痛、乏力;适逢夏日,天气炎热,热伤津血,故大便干。舌红苔黄脉细数为气血两虚、瘀滞挟热之征,治以补血益气、化瘀止痛,佐以清热之法。方用温经汤去半夏、生姜之燥,桂枝、阿胶之温补,以生地黄、当归、白芍补血养血;生白术、茯苓补气健脾;黄连与吴茱萸相伍止胁痛,并能清热;麦冬养阴清热;川牛膝、牡丹皮活血化瘀;香附行气止痛;桔梗与苦杏仁相配,一升一降,有利于全身气血运行,柏子仁润肠通便兼能安神;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符合产后腹痛,气虚挟瘀的病机,故疗效显著。结语温经汤有抑制子宫收缩、镇痛效果,古人将温经汤誉为妇科调经之祖方,后世医家在本方的启发下,多有论述。徐教授认为,温经汤温凉补泻寒热皆可,适当加减可治疗妇科多种疾病,所用处方不局限于原方,用药常中有变,疗效显著。月经后期、闭经者,方中加女贞子、菟丝子、丹参、鸡内金、泽兰、川牛膝以补肾活血;有减肥意愿者,加生山楂、鸡内金以助其消化;脾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茯苓、白术以健脾助运;痰湿偏重者,加苍术、枳壳、茯苓、陈皮以行气化痰等。方方不同,却又相通,遂整理以供参详。义诊须知时间:年10月15日下午,13:30-16:00地点:医院(医院)平望镇通运路73号    门诊三楼“名老中医互联网诊间”预约-讲座通知10月15日上午,徐世杰教授将在医院举行专题讲座,以提升本院医生的中医诊疗水平,徐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孔令诩,拥有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多个头衔。讲座时间:年10月15日上午,9:15报到,为期半天讲座地点:江苏省吴江市平望镇省道民营开发区66号(医院南1.3公里)讲座内容:从口服耐受探讨“以脏治脏”治疗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的机理扫一扫,下载APP,在线预约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的名老中医!↓↓↓







































儿科学复习笔记
如今行业为何发展前景好炙手可热


转载注明  http://www.cdjhds.com/ysbj/173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妇科病_妇科病常识_妇科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