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冬吃萝卜夏吃姜rdquo

时间:2022-5-14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中医讲究“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

年8月4日,央视《中华医药》栏目制作了一期节目—《我的健康“姜”中来》,介绍了国医大师路志正养生的事例。90多岁高龄的老人,经过体检,他的心脏和血管弹性却像40-50岁人一般。年3月,路志正还受聘担任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医大师路志正的养生有什么秘诀?那就是他坚持吃姜40年。养生方法首推食补工作之余,路志正也常常和学生聚在一起探讨养生的话题,也许是学术主张使然,路志正每次都会强调所谓的“后天之本”。“现在我们吃的山珍海味太好了。很多人患的都是现代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痛风,”路志正强调要养脾胃。“肠胃就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人的气血都是由肠胃来的,也就是依靠吃饭来的。吃过饭以后,食物经过一些物质的运化,变成气血津液来补充身体,这就叫‘后天补充先天’。”而路志正朝夕相处的学生们也非常了解老师的养生方法。路老的学生告诉记者,中医有句老话叫“药补不如食补”,而路老的养生方式是对这句话很好的诠释。每天早上起床之后,路老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阳台上进行每天必不可少的早锻炼,与此同时,家里的保姆就在厨房热火朝天地准备早餐。记者在厨房仔细地观察了路老的早饭,有各种凉拌小菜:胡萝卜丝、黑木耳、花生……但是保姆告诉记者,这些都不是路老最钟爱的食物,他每天吃饭必须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姜。路老说:“我已经养成习惯了,每天不吃一点儿姜就觉得没有胃口,吃完这些姜以后,觉得胃挺舒服的。”据说路老已经吃了40多年。“我喜欢吃姜,因为姜本身有健胃的作用,而且对肝脏也很有好处,还能促进胆汁分泌。”每天坚持食姜“姜分五种,姜皮是治疗浮肿的,煨姜、泡姜可以治疗妇科病,干姜则是治疗胃寒胃痛的……这些姜的作用都不一样。”姜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它是中餐中很重要的一种烹调用料,也是老百姓都知道的驱寒发汗的常用中药,但是中医认为姜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养护脾胃。多年的临床经验,让路志正对姜的用途了如指掌,而且“以姜为引”是他用药的一大特色。“我开方子经常用姜和枣当引子,能够和脾胃。”路老对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非常推崇,而张仲景的所有方子里都有生姜,从这个角度看,路老继承了用生姜调理脾胃的理论,让它的功能得以延续。这味经常用来为患者治病的姜,在路老的生活中也必不可少,从上世纪70年代起,它就正式走上路家的餐桌,成为每天早餐不可或缺的一员。路老的儿子路喜善告诉记者,他父亲选用的都是手指粗的姜芽,每年都要泡制一些。路老的老伴儿总是一次就买几斤,可以做腌姜,也可做成姜末、姜丝食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叫“饭不香,吃生姜”,如果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的时候,吃上几片姜能够改善食欲,增加饭量。国际上也有研究人员发现,姜富含抗氧化的元素,确实可以有效调整消化系统,减轻因饮食不当产生的腹泻症状。路志正以擅长使用脾胃调理之法而闻名,自然十分看中姜的这个功效。路老告诉我们,姜不仅对脾胃有好处,他“90岁的年龄,40岁的心脏”也和姜有着很大关系。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路老就养成了每天“不撒姜食”的饮食习惯,一直坚持了40年,如今已经百岁高龄的路老,确实在脾胃方面受益很大。“每天吃点儿姜,不但饮食旺盛,而且不易得感冒。”他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养生经验:每天三片醋泡姜。助阳的姜,收敛的醋姜性辛微温,辛能散,温能祛寒,路老开方经常用姜作为药引。此外,姜皮能治浮肿,干姜治胃病等。生姜是助阳之品。路老说,“我坚持吃了40多年的姜,每天进餐的时候吃两三片醋泡姜。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消化。先圣孔子有句话“不撤姜食”,孔子活了73岁,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长寿的了,我想与他“不撤姜食”的饮食习惯有关。从营养学角度看,姜的抗氧化能力卓越,可以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产生,起到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抑菌护肠胃的效果也很好。作为最常见的调料,醋,味酸性温,归肝经,脾经,胃经,大肠经。散瘀,散水气,杀邪毒,消食,活血,解毒,杀虫。若论养生,这两个食物,绝对是「上品」。吃姜不仅养护脾胃吃姜是不是只有养护脾胃的功效呢?根据路老的临床研究,姜的确能保持脾胃功能正常,但更为关键的是,脾胃功能好了,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路老告诉我们,心脏病其实和胃有很大关系,“胆固醇从哪里来?就是从胃肠进来的。痛风从哪里来?一样从肠胃来,甚至高血压和肠胃的关系也密不可分。因此,我们把肠胃调理好了,就不容易得其他的病了。”自从吃姜以来,路老每年都会定期体检,特别是他这几年的体检结果,仿佛在印证他的理论。路老的血管弹性经过测试,居然和四五十岁的健康男性相差无几,不仅仅使家人感到惊讶,就连熟悉路老养生之道的学生们也感到惊奇。此外路老的心功能、心电图、超声波等各项检测都显示了令人惊喜的结果。看看路老的体检报告,确实让人很羡慕,所有的数值都在正常范围,所有的评价都是“未见明显异常”,连路老检查身体的大夫都非常吃惊地竖起大拇指。

中医所讲的“脾胃”其实包括了我们熟悉的整套消化系统,脾胃的重要作用就是运化水谷精微,生化气血,并且不断的输布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器官,五脏六腑正常运行的能量供给都要靠脾胃,所以,脾胃一旦虚弱了,就会气血生化不足,也就是营养的消化吸收不好,从长远来看,整个身体都会受到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中医认为脾胃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而生姜正好能够健脾胃,脾胃健运的话,则气血生化充足,升清降浊顺利,身体其他脏器的功能也容易保持一个正常的状态。当然心脏也会直接受益。现代研究表明,姜的某些成分可以使血管和肝脏少吸收胆固醇,帮助增强心脏功能,辅助治疗冠状心血管疾病,这也许就是路老心脏功能和心血管能够如此健康的原因。

吃姜方法有讲究说到这里,看了路老的养生妙方,很多人恐怕也准备吃姜了,究竟这个姜该如何吃?我们不妨听听路老的办法,因为这里有很多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不能随意食用。路老吃的姜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姜不太一样,颜色比较黑,是特意加工过的,在此,路老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独家“秘方”。秘方一:用醋泡制姜片路老告诉我们,姜本身就是一味药,具有发散作用,可以避风寒,预防感冒,帮助消化,促进胆汁分泌,而醋是活血的,既能止痛又可以让姜不那么辣,这样味道更好,效用也不减。秘方二:吃姜的量要控制姜用醋腌制过后再吃,自然有一定好处,但是每次吃多少呢?路老特别提示我们,吃姜的量很重要,“吃几片就能达到帮助消化、补益肝脏的功能,不要吃太多。姜性温,如果吃得过多会剌激胃壁,增加胃热,效果就相反了,吃什么东西都别太过。”秘方三:晚上不宜吃姜吃姜不光要控制量,而且吃姜的时间在一天之内也是有讲究的。路老告诉我们,姜在早上食用是有散发作用的,而晚上阳气有所损失,这时候应该维持阴气,人也应该收敛了,此时就不宜吃姜。俗话说:早上吃姜,胜似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也就是说,一天之内早上吃姜最好。秘方四:秋天不宜吃姜类似的俗话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一年之内夏天是吃姜的的最好的时候,但是春夏秋冬四季当中,路老说有一个季节是最好不适宜吃姜的,“到了秋天最好不吃姜,因为秋天阳气都收敛了,秋天肃杀,万物凋零,不宜吃姜。”秘方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虽然晚上不适宜吃姜,秋天不适宜吃姜,但是如果我们遇到特殊情况,还是灵活把握。对待这个问题,路老主张辨证地看待。“关键在于什么时候吃姜的问题:如果晚上出去走路,着凉了,风寒感冒,回来之后就可以服用姜糖水;如果恶心呕吐,脾胃不健康,也可以吃姜来调理。”同样是吃姜,但许多细节一定要特别注意!为什么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中医讲究饮食起居都要顺应天时,和自然界的日出一样,早上人体的阳气在回升,这个时候吃温性的姜,可以帮助体内阳气生发;晚上,自然界的阳气收敛起来了,人体的阳气也应该收敛,这个时候如果吃姜的话,就会影响阳气内敛,影响身体的合成代谢,不利于劳累后机体的自我修复,对健康是有害的。同样的道理,秋天的时候是阳气开始收敛的季节,人体也应该与之相应,不宜升发,这个时候如果吃姜,会加剧人体失水,使人干燥、上火,对身体也是不利的。

声明: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健康只有靠自己!人活百年并不难,养生保健是关键。昧用者寿短,善用者延年。惜未危之命,治未病之病。勿以小益而不修,勿以小损而不防!

扫码

转载注明  http://www.cdjhds.com/ysbj/1282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妇科病_妇科病常识_妇科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