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伴旅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时间:2021-12-16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次
白癜风怎么确诊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228/5964818.html
图片:千图网/Pexels
撰稿:医伴旅内容团队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请联系:
乳腺癌是以女性为高发群体的恶性肿瘤,虽然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发病率处于连年增长的趋势。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75%。在HER2阴性的前提下,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表达阳性的乳腺癌就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ER和PR属于核激素受体家族成员,与配体结合后具有转录因子的作用。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ER/PR阳性表达,提示乳腺癌恶性程度较低,患者预后较好,可指导患者的临床内分泌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的原理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对雌激素有依赖性,即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受雌激素的影响,体内雌激素与乳腺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刺激癌细胞不断增殖。内分泌治疗通过药物或手术来阻断雌激素来源或雌激素信号传导,降低循环中的雌激素水平,改变癌细胞生长的内分泌环境,减少癌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来源,进而达到抗肿瘤作用。抓紧报名丨添加请备注:
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分类在内分泌治疗的药物中,有着多种不同药效机制的药物,包括雌激素受体拮抗剂、芳香化酶抑制剂、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孕激素类等药物,能够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予以治疗。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雌激素受体拮抗剂:通过与雌激素竞争性结合激素受体来减慢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可用于绝经前和绝经后的早期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延长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该类药物治疗会增加子宫内膜增生、血栓栓塞等事件的发生率。芳香化酶抑制剂:不论是起始应用,还是中途换药,对于绝经后乳腺癌妇女,疗效、安全性与耐受性较好,能降低复发风险。子宫内膜和血栓栓塞的副反应发生率较低。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受体拮抗剂: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能够竞争性结合垂体前叶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对垂体产生抑制作用,进而抑制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的活性,使患者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这种治疗方法也叫药物去势。孕激素类似物:孕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机制同样为抑制雌激素的生成,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果。具体为孕激素类似物能够反馈性地抑制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从而抑制雌激素水平。同时,孕激素类似物还可抑制雌激素受体的积聚,主要适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及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解救治疗。代表药物有甲地孕酮、甲羟孕酮。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内分泌辅助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骨质疏松、关节痛、血脂异常等并发症,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较非甾体类骨质疏松、关节痛和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更低。参考资料:
- 上一篇文章: 乳腺癌患者每周运动分钟可提高生存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