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恢复得好不好,三个步骤就知晓,三

时间:2023-3-24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幸孕姐(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转发)

每个人都有五脏六腑,而子宫向来被成为女性的“第六脏器”,因为它承担了独有的孕育生命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经历了一次分娩的子宫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因此需要孕妈自己能有一些判断。

自查子宫恢复情况“三步走”

一摸:

正常情况下,女性子宫只有一个拳头大小,重约50g,体积约7cmx4.5cmx3.5cm,位置在肚脐下面4指左右。随着孕期推移胎儿发育,子宫会适应胎儿成长的需求慢慢增大,因此宫底位置会慢慢发生变化。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无关

到孕晚期,子宫已经长约35cm,宽约25cm,厚约22cm,重g左右,比怀孕之前增大了将近20倍,可容纳胎儿、羊水等毫升内容物。此时子宫宫高约33cm左右,在剑突与肚脐连线的中点。

当分娩结束后,胎儿离开母体,子宫大小会慢慢恢复成孕前的状态,宫底高度也会每天下降一点点,完全恢复大概需要42天左右。

因此孕妈在产后可以隔段时间摸一摸自己的腹部,看看肚子有没有稍稍变小,感受子宫位置的变化。子宫没有恢复的特征是肚子看起来依旧很大,就像还有一个宝宝一样。

二看:

子宫的状态也体现在子宫内膜的变化上,子宫的恢复期包含子宫内膜的恢复期。

孕期胎盘发育,附着在子宫内膜上,分娩结束后,胎盘被一同娩出,胎盘剥离后的残留物就是恶露,因此产后女性身体通过宫缩排恶露的阶段就是子宫内膜恢复的表现。

通常排恶露有三个阶段:

阶段一(产后1~3天),大量排出颜色鲜红的恶露,类似于月经来潮的表现。阶段二(产后3~7天),恶露颜色为淡红色,颜色变浅,量也变少。阶段三(产后7~30天),恶露颜色为淡黄色或者白色,几乎看不见。恶露完全排尽的过程在3-4周左右,若产妇本身体质较好,且产后坐月子注重休息,营养均衡,子宫内膜恢复快,恶露期也会较早结束。

所以产后观察恶露颜色和量的变化,女性自己也可以对子宫和身体恢复情况有个了解。

三感受:

身体的恢复情况其实产妇自身是有直观感觉的,因为在恢复期分娩带来的疼痛会一直存在,同时也会慢慢变轻直至消失。

因此产后子宫恢复情况,产妇可以通过两个角度感受:

首先是小腹是否还存在异常情况。异常情况包括腹痛、腹胀、小腹下坠等,如果没有,则代表子宫已经恢复正常。

其次是产后是否迎来第一次月经。正常情况下,月经来临前子宫内膜会增厚,达到10mm左右,缺血老化的子宫内膜排出的过程就是来经期过程。因此产妇正常来月经,则代表子宫内膜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子宫也就恢复良好。

通常产妇会在恶露结束后来月经,而来得越早证明子宫恢复得越好,但一般哺乳期的产妇都会推迟,有的甚至会推迟几个月,这是因为体内泌乳素的升高抑制了雌激素的分泌,同时卵巢对垂体促行线激素的刺激不敏感所致。

子宫3个“求救信号”,你收到过吗?

1、恶露持续不断且颜色深

要注意的是,如果产后超过两周,恶露颜色还较深,且整个恶露期持续期较长,医院进行彩超检查。

正常情况下恶露排出血红色,颜色变浅的时间应该在3~5天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就可能是胎盘或胎膜残留导致出血量较多,或子宫收缩乏力,以及产妇本身存在妇科疾病,需及时治疗,否则容易导致宫腔感染。

2、小腹存在异常感觉

产后由于需要排恶露,子宫会自发性出现宫缩,带来轻微疼痛,如果产妇有明显的刺痛、下坠感或胀痛感,则意味着子宫恢复的不好,有可能出现子宫下垂,多半是因为分娩时用力不对引起的,需要尽早就医检查治疗。

3、产后同房后出血

一般人们常说的“坐月子”和“产褥期”,都是给产后女性身心恢复的时间,理论上42天左右子宫也就基本恢复成孕前状态,但是具体情况更因人而异,且无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对于女性来说气血亏空,元气大伤,可能无法在42天内完全恢复。

然后有的夫妻孕期憋的太久,在产后就急急忙忙“亲热”,若是女性出现出血现象,则意味着子宫尚未恢复完全或子宫内部出现炎症,同房带来了伤害,医院检查。

子宫与女性生理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从平时就应该注意对于子宫的呵护,产后的恢复期更是不能大意,希望每一个女性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zhl)



转载注明  http://www.cdjhds.com/ysbj/1367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妇科病_妇科病常识_妇科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